5月7日量子科技概念上涨0.72%,板块个股天和防务、航天电子涨幅居前
5月7日,截至收盘,量子科技概念上涨0.72%,板块资金流出99158.26万。上涨个股家数22个,下跌个股家数21个。板块涨幅居前的十大牛股分别是:天和防务(7.02%)、航天电子(5.21%)、永鼎股份(4.17%)、达华智能(3.52%)、陕西华达(3.
5月7日,截至收盘,量子科技概念上涨0.72%,板块资金流出99158.26万。上涨个股家数22个,下跌个股家数21个。板块涨幅居前的十大牛股分别是:天和防务(7.02%)、航天电子(5.21%)、永鼎股份(4.17%)、达华智能(3.52%)、陕西华达(3.
A.可控核聚变概念强势拉升,合锻智能、久盛电气、海陆重工、雪人股份、永鼎股份等多股涨停。首次演示聚变能发电,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工作近日启动,较原计划提前两个月。中银证券认为,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可控核聚变商业化渐行渐近,产业链或将
合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项目工程总装工作比原计划提前两个月,5月1日在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正式启动,并且首次演示了聚变能发电。
可控核聚变是指通过人工手段控制轻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在极端高温高压条件下发生聚变反应,释放能量并实现持续稳定输出的技术。其核心目标是模拟太阳内部的核聚变过程,因此相关实验装置常被称为“人造太阳”。
可控核聚变有很多种科技道路,目前公认的希望最大的是托卡马克装置这条路,在这条路里,中国是最积极也最领先的那个选手,冲线希望最大。
5月6日,五一假期后首个交易日,A股迎来“开门红”行情。截至收盘,三大指数集体上涨,沪指重回3300点,深成指亦再破万点大关,创业板指上涨近2%。沪深两市合计成交额13362亿元,连续第9个交易日破万亿,市场超4900股上涨。
序代码名称主力净流入集合竞价超大单流入1002195岩山科技7.45亿1592万10.5亿2000158常山北明5.43亿1.38亿19.8亿3603300海南华铁5.19亿7730万12.9亿4300047天源迪科5.06亿3549万7.53亿5300059
5月6日,A股强劲反弹,科技股全线走强,截至上午收盘,上证指数涨0.94%报3309.95点,深证成指涨1.66%,创业板指涨2%,北证50涨2.77%,科创50涨1.35%,中证A500涨1.21%,A股半日成交8664.8亿元。
4月30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官宣,由30多国参与建造的“人造太阳”,完成世界最大、最强脉冲超导电磁体系统全部组件建造。这一“里程碑式成就”,意味着人类在可控核聚变能源研发上迈出关键一步。
内容概要:可控核聚变是指通过人为技术手段,在特定装置内实现对核聚变反应的发生、约束和能量输出的持续控制,从而安全、稳定地获取能量的过程。可控核聚变是一种可以改变人类社会的全新能源,全球主要国家正在积极推动聚变能商业化发展。2024年全球核聚变投资71亿美元,同
近期,可控核聚变行业利好消息集中释放。政策层面,“十四五”规划明确将其列为未来产业重点,上海、合肥等地推出专项支持,广东设立千亿级能源基金。技术上,中国EAST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等离子体运行超千秒,民营企业能量奇点、星环聚能突破高温超导及球形托卡马克技术。
2025年4月21日,永鼎股份发布2024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11亿元,同比下降5.3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61亿元,同比增长42.00%;扣非净利润为4550.0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67.03%。尽管营业收入出现下滑,但净利润和扣
4月18日,截至收盘,量子科技概念上涨1.1%,板块资金流入8.65亿。上涨个股家数30个,下跌个股家数13个。板块涨幅居前的十大牛股分别是:富士达(15.6%)、海能达(10.01%)、震有科技(4.47%)、中兴通讯(3.88%)、陕西华达(3.71%)、
根据台湾省“中时新闻网”4月12日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11日悄然发布了更新税则,豁免了包含自动数据处理器、电脑、通信设备、显示器与模组、半导体相关等类别商品的进口税率,不受“对等关税”影响。
在可控核聚变材料领:安泰科技(钨铜偏滤器)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提供钨铜复合偏滤器材料、铍-铜合金第一壁材料、高性能高温合金等,还开发出新一代“抗中子辐照钨钢复合材料”。
政策与资金支持中信证券指出,可控核聚变行业将迎来政策信号明确化,潜在的顶层设计或专项资金可能出台,推动行业加速发展。此外,全球多国在核聚变领域的竞争加剧(如ITER项目),中国作为核心参与者,相关企业有望受益于国际合作和国产替代需求。
近日,位于四川成都的“中国环流三号"核聚变实验装置传来历史性突破--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首次实现连续300秒的1.5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运行,并同步完成电力输出。这标志着人类首次实现可控核聚变从实验室到电网的跨越,全球能源革命迎来里程碑式转折
可控核聚变技术作为通过精确控制核反应过程实现能量稳定输出的革命性方案,被国际科学界视为应对能源危机的重要研究方向。
序股票代码股票名称最新价(元)换手率%3日主力净流入1600705中航产融3.468.8713.3亿2600418江淮汽车36.263.379.51亿3600276恒瑞医药51.82.136.26亿4002851麦格米特60.075.664.22亿500263
2025年3月以来,全球可控核聚变领域迎来密集突破。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EAST装置实现1亿摄氏度下1066秒长脉冲运行,创下磁约束聚变新纪录;美国Helion Energy宣布首座商业聚变电站将于2028年投产,目标实现50MW发电能力。资本市场同步躁动: